这个iGrado第一次出现在面前时,因为没有看到铭牌,我并没有意识到它是Grado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厂商生产的东西。你从它的身上看不到一丁点Grado产品50多年来所形成的那种保守的外形基因。长期以来美国歌德(Grado)的耳机都是采用了同一种外型,上只依靠材料本身的色彩和质感来区分型号:“神话时代”的PS1和HP1000上是金属材料的银灰色, 最近的两代旗舰都是桃木的原色,历来被奉为性价比标杆的SR80/60则是老式工程塑料的黑色,除此以外黑色皮革的头梁,铁灰色的金属骨架,鞭状天线一样的头带调节杆,都是Grado祖传的 “外貌特征”。
那么我们眼中这个Grado的新新子孙长什么样呢? 不妨看图说话:通身泛着扎眼光泽的亮光“马桶”白效果,配合后挂式的整体外观,是不是歌德也想走时尚路线呢?
若不是此铭牌,我根本意识不到此耳机出自歌德之手
歌德经典产品SR80和RS1,外观都是一脉相承的
不过细看起来,两块抛光镀铬的圆形金属罩就扣在了耳机单元背后的腔体上,上面的圆形罩孔是仅有的一点延续上一级产品SR60的外观特征,却让人不禁联想起另一款本国同胞:KOSS ksc55的腔体外观。这是美国产品的一个特点,简明扼要,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iGrado的耳机线也是干净的白色,即使受冻也不易变硬。耳机线的做工还是可以,歌德还是比较用心的。不过尽管是大厂产品,iGrado最容易让人引起误会的就是在耳机的后挂式支架与耳机腔体外壳的连接处有一个类似小有名气的铁三角ES5耳机上的旋转式佩戴舒适性调节机构:
于是根据使用ES5的经验,试着转了一下,结果转不动,再使点劲,还是不动?不敢再转,这个“亮闪闪”的马桶白色塑料架子可没什么韧性, 人为搞坏是要赔的,看来很有可能是个死轴,为了验证小编的这个猜测,赶紧致电厂家代理,回答是“那个结构是装饰,是死的,不能转动”呵呵,被不幸猜对了。
这样以来立刻有两个问题摆在未来的iGrado用家面前:1.单元与后挂支架间的空隙非常狭窄,耳朵大点的同学就有夹耳朵的可能,如果用耳机的同时再戴副眼睛,那可要害苦了用家的耳朵了; 2.用家忍受不了夹耳朵的iGrado, 又忽视了这个似轴非轴的东西“不能转动”的警告,用力过猛掰断了耳机,到时用家就只能打掉门牙往肚里咽了……
话说回来,仔细推敲iGrado这些反Grado自身传统的外观设计,还是想吸引更多iPod随身听用户的目光和注意力,配合iPod化的时尚外观,让人们在聆听它的声音之前就开始感受到厂家对于iGrado的定位和用心。
iGrado的声音倒是可圈可点,继承了SR60的光荣传统,接在CT800的CD随身听上听一首《加洲旅馆》。开头的掌声倒是有一定的气势,掌声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能明显感觉到掌声的次数和位置变换。接下去的弦乐,很有味道,弦之间的来回的变换,弦乐的余音在空中飘荡的感觉仿佛能亲身感觉到。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但是仿佛感觉闷了点。接下来的鼓声,量感和质感上发挥了歌德的特点,下潜还是不错的。第2次的掌声和欢呼的时候,定位和气氛还是衬托的非常不错。后面的乐器声分辨率还是满高的,每个乐器都能非常容易辨别,而且位置感不错。声场的宽度做的不错。但是纵深却显得不足。人声前面的两下鼓声不是非常满意,仿佛是小孩敲拨浪鼓的感觉。接下去的人声。表现的比较精彩,没有干的感觉,但也不是沉重和厚实。中频有种蒙纱的感觉,可能和没有堡开有关。最后结束时的那段掌声和欢呼声,感觉和气氛出来了。掌声和欢呼声非常的有感觉。仿佛自己亲身跟着音乐里欢呼的人们一起谢幕的感觉一般。一种满足感和满载而归的感觉。量足的动态一下子把气氛提上去了。看来iGrado的动态还是有一手的。
|